从7月8日开始,本报推出《山水纷争沉思录》专题系列报道,共发表本报记者采写的10余篇述评文章,分9次刊发,今天刊发最后一组稿件。
面对这场持续达两年之久、多方参与其中的复杂纷争,本报力图通过报道表达以下要点。
首先,我们尽可能去还原山水事件的全貌,以改变既往报道披露信息"碎片化"的状态,为读者提供山水纷争从起源、发展并逐步升级、日益发酵的完整过程。
我们的报道强调,山水纷争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内部纷争"所能概括。其复杂性和持久性,涉及的范围和牵扯的群体,已经覆盖到社会、政府、法律、资本市场、相关企业等方方面面,这在建材行业极为罕有,在其他行业也不多见。
其次,我们的报道表达了一个基本判断,即:山水纷争对参与各方都是一场灾难。纷争的持续恶化,已让众多山水员工和股民无辜受累、损失惨重,参股企业亦因此打乱了参与初衷和整体战略。
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水泥企业,山水在区域内和水泥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其一举一动都是风向标。山水垮掉,全省水泥行业或因此一蹶不振、难于复苏;而作为水泥行业国企改制的先行军和标杆企业,“山水模式”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不可小觑,行业龙头倒下,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更会加深行业悲观情绪和负面影响,拖延行业摆脱"阵痛期"的步伐和时间。
第三,我们的报道反映出山水纷争有复杂的历史渊源。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因素,也有传统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普遍呈现出来的问题。
山水事件警示我们,改革是长远目标,而非短期行为,不能因一时之快,而留无穷后患。改革是一场硬仗,也是一盘细棋,需要有勇气去啃硬骨头,也要用智慧去面对压力、化解矛盾,更需要通过耐心和责任心,将改革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
第四,我们的报道力图站在行业和社会更广的层面,对山水纷争进行深入的思考。重点反思中国传统制造业改革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旨在为企业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启发借鉴。
报道中我们发现,水泥行业中与山水发展经历相似的企业不在少数。我们希望更多的传统国企改制企业,以“山水纷争”为戒,重视发展中遗留的弊病,关注长年忽视的结症,扫清内外潜在的障碍,化解可能爆发的矛盾。为踏上新一轮改革之路,主动地率先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山水纷争沉思录》从采访到报道完成,我们用了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报道展开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山水纷争整个事态的发展,已开始循着一个积极的方向行进,也呈现出更多利好的希望。
我们看到山水集团和维权方都试图通过法律有序解决的决心;看到更多山水人能够正视问题冷静反思的态度;看到中国建材等大股东公开表达的有利于化解纷争的观点和为解决纷争付出的努力;看到相关部门为保证企业稳定正在采取的行动;看到了法律的权威公正……
但毋庸置疑,山水纷争还没有结束。在报道收官之际,我们更多地想表达一种期待。
我们期待山水纷争最直接的双方——现任管理层和维权方,均能以更敞开的心胸去面对异方,以更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寻找智慧的方法,以化解纷争为同一个目标去做出努力。
我们期待已经因各种缘由卷入纷争的各方,尤其是各大股东,能够以维护保持山水稳定为大前提,继续积极寻找化解纷争的有效方式,为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期待相关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重视山水纷争事件,协助企业解决其发展中难以独自面对的难题,在促进推动山水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真正发挥“有形之手”的导向作用。
我们期待建材行业都能够高度关注“山水现象”,将心比心、举一反三,从发生在山水水泥的纷争中汲取有利于自身的经验,共同为全行业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总之,我们期待澄清事实、理清思路,调动更多更大的力量,推动山水纷争妥善解决。
在本报开展《山水纷争沉思录》报道期间,我们得到了多方面的协助支持。
我们感谢山水集团管理层、普通员工、维权代表给予本报采访的协助;感谢相关政府部门、法律界人士充分表达的观点和态度;感谢行业协会和行业内领导、专家以及其他行业人士对本报报道的指点帮助;感谢中国建材、天瑞集团、亚洲水泥等大企业对本报报道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中国经济网》、《金融界》、《齐鲁晚报》、山东《鲁网》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媒体以及业内同行对本报报道的转载支持。
未来,对山水纷争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建材报 记者刘媛媛
地址: